《孙子兵法》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,被誉为“兵学圣典”,后世对它的解读多如牛毛,流传比较广的是曹操、杜牧等11个版本。
但是,你真的了解孙子兵法了吗?近日,一本《华杉讲透<孙子兵法>》在小圈子中流传很快,这本书援引了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经典战例,来讲解孙子兵法,尤其针对人们对《孙子兵法》的普遍误读、误解,作了鞭辟入里的详解分析。
在书中,作者华杉还原了众多《孙子兵法》的本来意思,勘误多达53处现代人普遍误解的《孙子兵法》原意。《孙子兵法》6111字,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,让很多人望而却步;其实,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,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、字字明明白白。这回彻底读懂《孙子兵法》!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,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。请看2000多年来,被误解最多的兵法原意!
一、“以正合,以奇胜”应该念“以正合,以奇(jī)胜”。这是由于多音字导致的最大误会。奇(jī),兵法原意指的是多出的部分,即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的时候,永远要预备一支多出来的兵力,就是奇(jī)兵。奇兵能出其不意,在战斗中突然打乱敌人的部署,是致胜的关键。所以这句话的“奇”不是奇(qí)谋诡计,而是“分战法”的基本法则。
二、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:“知己”比“知彼”更重要兵法原意强调“知己”,并把“知己”放到了“知彼”的前面,把自我审查看得比打探敌情更加重要。而人们总是想当然地忽略了“知己”的重要性,把自己的优势看得过大或者过小,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危险,一味地在对手身上找获胜的机会。
三、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:《孙子兵法》的“计”是计算,不是诡计。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一个字就是“计”。“计”不是谋,不是出主意、想奇招;而是全面准确地计算敌我双方实力的差异。孙子从五事七算的角度,把战争之前需要计算的事项一一列出,从实力计算中判断战争胜负的可能性,由此算出这仗能不能打,不能打就要躲起来,不能有侥幸心理。
四、“兵者,诡道也。”这句话误了很多人。《孙子兵法》里这句话,误了好多人,以为《孙子兵法》就是三十六计,就是诡诈取胜。诡诈归诡诈,但人家不上套,你再诡诈也没用。诡诈在兵法里,不是主要部分。现在好多出版社把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》合成一本书,似乎兵法就是奇谋巧计,这是误区。
五、其实孙子反对“百战百胜”。 “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百战百胜意味着一百场战争的胜利都未能彻底解决敌人,徒徒消耗了敌我双方的人命和资源。而兵法原意不仅要保全己方的人命与资源,也要尽量保全敌人的资源(因为那是战后的胜利果实),从而追求一战而定。即通过一场全面胜利的决战,来彻底地解决战争。在这场决战机会到来之前,最好的策略是备战和等待。
六、以弱胜强是赌博,《孙子兵法》讲以强胜弱。孙子兵法第一篇讲“计”,不是奇谋巧计,是计算的计,是现代的SWOT分析(优劣势分析法):优势、劣势、威胁、机会。庙算,就是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,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实力对比,“五事七计”,从五个方面,七个科目,进行打分。分多的胜,分少的败。打完分,就能知胜,叫“多算胜,少算不胜”。知胜,算下来能赢,而后可以兴师动众,打。算下来自己分数没别人高,就不要战。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,那是小概率事件。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”,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,去赌小概率事件。